淘寶京東抖音,真正的較量在618之外

2022/6/22 14:24:11

             淘寶京東抖音,真正的較量在618之外

今年618,不同尋常

不知不覺中,被電商行業(yè)視為極其重要的“年中大考”618狂歡大促,終于落下帷幕。不少電商平臺的戰(zhàn)報也如約而至。

不同于往年爭相對比銷售戰(zhàn)績,今年的電商平臺表現得格外低調。

三大電商巨頭中,只有京東延續(xù)傳統(tǒng)公布了銷售數據,淘寶只披露保價數據,高調亮相的拼多多也沒有披露自家的銷售戰(zhàn)報。

具體來說數據,今年618,京東累計下單成交金額超3793億元,比去年同期增長10.3%,再創(chuàng)歷史新高。其中,京東小時購、京東到家在6月18日的單日交易額突破6億,全周期同比增長77%;京東物流繼續(xù)覆蓋下沉市場,目前八成以上的區(qū)縣、鄉(xiāng)鎮(zhèn)都已實現當日達或者次日達。

format-jpg

雖然阿里和拼多多沒有公布具體的銷售數據,但根據第三方星圖數據平臺的統(tǒng)計,天貓銷售額仍壓過京東,穩(wěn)坐第一。618期間,天貓主打家電和數碼3C產品, 多個細分品類的預售同比增速大幅增長。

無獨有偶,排名第三的拼多多也將重點放在家電行業(yè),家電全品類的銷售規(guī)模同比增長103%,手機產品的全類目銷售額同比增長148%,中高端、高智能產品是最受消費者青睞的。

format-jpg

(圖源:星圖數據)


盡管今年618的氣氛不似往??駸?,但從數據來看,京東的成績亮眼,低調的阿里和拼多多也很不錯。為什么今年的電商巨頭們卻不再競相曬出成績單?

其實從今年618的種種跡象不難看出,電商平臺們對外宣發(fā)的重點已經不再只是簡單的銷售額或是訂單量,更側重于向外界展示修煉基本功、調整模式和擴充產品矩陣的效果。

以京東為例,提及最多的莫過于其建設多年的物流配送體系。在618啟動會上,京東公布了其“織網計劃”的建設成果,包括遍布全國的物流園區(qū)、倉庫的具體數量。在618結束后,更是全力宣傳當日達或次日達的高覆蓋率。

而主打高性價比的拼多多,將重心調整到家電、手機、美妝等單價比較高的產品上,意在打破此前的品牌印象,擴充自身商品的豐富度。

由此可見,618節(jié)日狂歡的本質已經發(fā)生轉變,不再是唯數據主義,阿里、京東、拼多多的較量已經延展到618之外。

抖快崛起,視頻號奇襲,直播電商來勢洶洶

傳統(tǒng)電商三巨頭之外,抖音、快手的618成績單也十分亮眼。

在大促期間,抖快等直播電商平臺的帶貨總額高達1445億元,抖音商城、搜索等場景帶動銷量大幅度增長,參與促銷的商家同比增長159%。

與以往不同的是,今年直播電商的超級頭部主播:薇婭、李佳琦,相繼退網和停播,羅永浩離開交個朋友直播間,辛巴深陷售假風波……隨著頭部主播的離開,直播電商釋放出巨大的流量。

恰逢618,東方甄選直播間在一周之內漲粉240萬,月度場均GMV達到了860萬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,新東方直播間的爆火并不是偶然,而是平臺承接流量的選擇。

format-jpg

快手這邊,沒有急于推出新一任的頭部主播,而是集中于平臺牽頭的大型促銷活動。數據顯示,6月6日-8日的“信任日”大促營銷專場,累計帶貨GMV達到8839萬,累計觀看人次超1.08億。

除抖音、快手之外,最引人矚目的是視頻號首次入局。5月31日,“6.18視頻號直播好物節(jié)”正式上線。為引入更多的商家和達人,視頻號予以了充分的流量扶持,包括銷售額、預約人數、種草視頻、發(fā)現頁推薦四個層面,并根據粉絲數、銷售額的增長進行流量券獎勵。

format-jpg

去年10月,視頻號正式推出直播帶貨功能。雙十一期間,推出“11.11直播好物節(jié)”,微店商家直播總成交額超3500萬元,直接通過微店小程序引流視頻號直播達60萬次。

2021年末,視頻號直播帶貨的銷售金額較年初整體增長超15倍,;消費者平均客單價超200元,整體復購率超60%,總銷售額中私域占比超過50%。由此可見,視頻號存在巨大的潛力。

雖然銷售能力尚不能與綜合電商比肩,但是升級為全域興趣電商的抖音、新市井電商快手,還有新入局的視頻號都不容小覷,不俗的成績給傳統(tǒng)電商巨頭帶來一定的壓力。

新較量在618之外

縱觀整個電商行業(yè),面臨著兩大痛點:用戶消費欲望下降、流量枯竭,而這恰恰也是今年618遇冷背后的原因。

一方面,持續(xù)不確定的大環(huán)境使得消費者改變消費觀念,偏向捂緊自己的腰包,消費逐漸趨于理性,“不買立省100%”也成了不少消費者的選擇。電商大促無法像從前一樣刺激他們進行沖動消費或超前消費。

另一方面,平臺的流量紅利消退也削弱了商家的參與熱情,淘寶、抖音等平臺的主播坑位費上漲,逐步擠占了商家利潤。在流量危機面前,商家在做促銷時變得愈發(fā)謹慎。

面對種種困境,很多商家和平臺將直播帶貨視為救命稻草。雖然直播電商崛起,但還無法與傳統(tǒng)電商相媲美。

在618期間,李佳琦停播、羅永浩離開,沒有頭部主播的加持,大促更顯清冷。出挑的東方甄選才剛剛崛起,顯然無法承接全部的直播流量盤。直播電商未能發(fā)揮其最大的效能。

在種種不利因素的綜合作用下,今年618降溫也不足為奇了。

然而,每一種挫折或不利的突變,是帶著同樣或較大的有利的種子。從另一角度來看,這一屆熱度大幅下降的618必然會改變電商平臺的固有態(tài)度,不再將其視作比拼銷售成績的戰(zhàn)役,而是一個檢驗自身硬實力、為長期戰(zhàn)略做實驗的機會。

不僅如此,改善消費者體驗,也是電商平臺的另一戰(zhàn)略調整重點。

以天貓為例,著重簡化滿減規(guī)則、縮短消費鏈路,擺脫以往“湊滿減比高數難”的形象,還提供多地址下單、一鍵保價等功能,讓消費者更輕松、更方便地下單。

消費回歸本質,狂歡大促降溫也是不可避免的結果。這恰恰也說明了,無論是新玩家還是老選手,都更需要修煉內力,鞏固自身的核心競爭力。

今年618正細微地改變著商家、平臺格局,或許是電商行業(yè)的一個新節(jié)點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原文作者:電商行業(yè)

轉自鏈接:https://www.dsb.cn/189850.html

版權聲明:著作權歸作者所有。商業(yè)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,非商業(yè)轉載請保留以上作者信息和原文鏈接。